余本绪 仰叶齐
《 学习时报 》( 2025年04月18日 第 11 版 )
近年来,安徽省潜山市委党校不断深化办学机制改革,注重发挥学员作用,通过学员“两带来”和教员学员“双结对”等机制,引导鼓励学员参与党校教学科研咨政工作,有效解决了教学科研“两张皮”、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,教研咨水平大幅提升。近年来,潜山市委党校教学多次获得省、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和教学比赛奖项,学员测评平均满意率达到95%以上;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完成多项省部级立项课题,咨政报告两次获得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。
以学促教,实现教学相长、学学相长。党校系统有一支高素质教研队伍,有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,充分利用和借助学员资源能够促进教学相长、学学相长,有效提升教学水平。一是组织学员参与教学选题。坚持突出主业主课,针对学员“两带来”,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供给侧改革,使教学更贴近实践需求;在学制长的班次中,定期征求学员意见,根据集中性意见作出教学调整,安排相应的专题,传授给学员最想知道的内容,解答学员思想上的困惑;向学员征求有价值的工作案例,将其纳入党校案例库,对重点案例,再开发为党校案例教学课程,充实教学内容。二是深化教学双向互动。打破以往以“教”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和思维定势,更加重视学员的教学参与性,给予学员更多发言权,在所有班次都安排座谈讨论、所有教学都设置互动环节,组织学员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、教学中的疑惑内容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,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互动激发学员学习热情,提升课堂活力、提高教学质量。三是积极创新教学方式。大力推进研讨式、案例式、体验式等教学方法,最大限度吸引学员参与,增强学员的学习意识;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角色壁垒,安排理论功底深厚、实践经验丰富和业务关联紧密的学员上讲台“助讲”,既有效解决党校教师的“倒挂”问题,又让学员由“要我学”变为“我要学”、由“我听讲”变为“我要讲”,实现以讲促学。
以学助研,实现学研相济、学以致用。科研是党校工作的基础支撑,决策咨询是新时代党校工作的重要职能。优化资源整合,形成协同攻关合力。充分利用好学员这个独有的资源,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机制。一是选题从学员中来。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地区和部门,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对党委和政府的发展战略、政策思路有深刻的理解,对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比较精准的把握。潜山市委党校高度重视学员带来的问题和案例,将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确立为党校科研咨政的重点,有效提高了科研的针对性、咨政的精准度和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,更好地服务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施政。二是与学员合作调研。党校学员大部分来自实际工作第一线,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,能够为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提供丰富资源与重要素材。潜山市委党校实施“双结对”长效机制,鼓励教师与学员联合开展调查研究,通过实地调研、问卷调查、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,实现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、教师与学员强强联合,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质量。探索实施“教师指导写、学员执笔写”机制,通过教师指导学员参与调研和咨政报告的撰写,一方面使学员拓宽了研究视野,提高了政治站位;另一方面使学员把在党校所学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,实现了“学以致用”。三是为学员提供研究平台。把学员纳入党校科研体系,鼓励学员在理论学习提升的基础上,独立开展专题研究。通过党校平台,择优将学员研究论文、调研报告呈报相关领导和报送有关部门。同时建立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,动态更新选题指南、定期召开座谈会、表彰科研咨政表现优秀的学员,形成踊跃为党献策的良好氛围。
(作者分别系安徽省潜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、潜山市委党校副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