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培养目标
通过学习和研究,使学员系统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,熟知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;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,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,增强解决党的建设和党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,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,并促进自身党性修养,成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、较高思想境界及较强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二、研究方向
党的学说;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;党务管理。
三、学制
学制3年。前两年半组织开展形势教育与专题报告、公共课和专业课等课程学习,最后半年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论文答辩。
四、培养方式
贯彻党校研究生教育“坚持国家标准、突出党校特色”的方针,落实“理论基础”、“党性修养”、“世界眼光”和“战略思维”的教学布局。坚持集中授课与学员自学相结合,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。具体方式如下:
1.开设专业课。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,采用集中面授和学员自学的教学方式。面授前后安排学员预习和复习,学员自学时间不得少于面授课时数的两倍。
2.开设党性教育课、公共课和专题报告。党性教育课采用课堂讲授、研讨式、案例式、体验式、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,学员结合教学内容,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。公共课采用课堂讲授、播放录像或网络授课等教学方式,学生结合授课内容进行自学。专题报告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授课,内容主要为当前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。
3.开展社会调研。学员根据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内容,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,不定期地开展调研活动,提升运用理论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的能力。
五、课程设置
全部课程分为形势教育与专题报告、公共课、专业必修课、专业选修课四大类。具体科目如下:
(一)形势教育与专题报告
1.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、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
2.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(第1-2卷)
3.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系列讲座
4.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
5.形势报告与专题讲座
(二)公共课(4门)
1.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
2.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
3.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
(三)专业必修课(14门)
1.党的学说经典著作选读
2.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
3.中共党史概论
4.新民主主义革命史
5.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史
6.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
7.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
8.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
9.党内法规制度研究
10.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
11.政治学原理
12.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
13.世界政党比较研究
14.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
(四)专业选修课(4门)
1.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务
2.社会科学研究方法
3.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
4.安徽地方党史专题讲座
六、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计划
类
别
|

学期
课时
课程名称
|
第
一
学
期
|
第
二
学
期
|
第
三
学
期
|
第
四
学
期
|
第
五
学
期
|
第
六
学
期
|
考核
方式
|
教学
组织
部门
|
公
共
课
|
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
|
16
|
|
|
|
|
|
学习体会
|
哲学教研部
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
|
24
|
|
|
|
|
|
开卷
|
科社教研部
|
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
|
|
4
|
|
4
|
|
|
党性分析报告
|
研究生部
党史、党建
教研部
|
专
业
必
修
课
|
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
|
20
|
|
|
|
|
|
开卷
|
党史教研部
|
党的学说经典著作选读
|
|
32
|
|
|
|
|
开卷
|
党史、党建
教研部
|
中共党史概论
|
24
|
|
|
|
|
|
闭卷
|
党史教研部
|
新民主主义革命史
|
|
24
|
|
|
|
|
开卷
|
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史
|
|
|
24
|
|
|
|
开卷
|
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
|
|
|
|
20
|
|
|
开卷
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
|
|
|
|
|
20
|
|
学习体会
|
|
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
|
|
|
32
|
|
|
|
闭卷
|
党建教研部
|
党内法规制度研究
|
|
32
|
|
|
|
|
闭卷
|
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
|
|
|
|
32
|
|
|
闭卷
|
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
|
|
|
|
|
24
|
|
闭卷
|
政治学原理
|
|
|
20
|
|
|
|
开卷
|
党史、党建
教研部
|
世界政党比较研究
|
|
|
|
|
16
|
|
开卷
|
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
|
|
|
|
32
|
|
|
开卷
|
马克思主义学院
|
专
业
选
修
课
|
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务
|
|
|
|
|
24
|
|
开卷
|
社会科学研究方法
|
|
|
24
|
|
|
|
调研报告
|
社会与生态教研部
|
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
|
|
|
|
12
|
|
|
学习体会
|
科学文化教研部
|
安徽地方党史专题讲座
|
8
|
|
|
|
|
|
|
专
题
报
告
|
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、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
|
|
4
|
|
|
|
|
|
研究生部
党史、党建
教研部
|
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(第1-2卷)
|
4
|
|
|
|
|
|
|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
系列讲座
|
|
4
|
4
|
|
4
|
|
|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
|
4
|
|
|
|
|
|
|
形势报告与专题讲座
|
|
4
|
|
|
4
|
|
|
论文
|
毕业论文
|
|
|
|
4
|
10
|
50
|
|
合计
|
100
|
104
|
104
|
104
|
102
|
50
|
|
|
七、成绩考核
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均要进行考核。考核采取闭卷、开卷和党性分析报告(学习体会)三种形式。
八、毕业论文
第四学期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,第五学期分配论文指导教师,提交论文开题报告,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和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、评审、答辩。论文成绩分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三等。
|